人物简介:张重义,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近年来作为主编和副主编编写学术专著1部、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材等3部;先后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11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建设等项目。作为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带领团队成员一起积极参与中药材生产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为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张重义在教学中始终坚持贯彻“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想,经常对学生讲“要逐步培养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兴趣”。他以身作则,致力于中药资源学研究三十年,在不断实践、不断下基层中悉心沉淀,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不断思考创新,引领学生不断思考,学会提炼科学问题。
躬身入局研中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中药材的市场需求量大增,但缺少高品质药材,出现药方对但药效不明显的现象,这成为影响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福建省的情况特殊,农业链多样性丰富。粮食自给率低,但经济作物种类多,生物多样性丰富,特别适合发展中药资源产业。”张重义说。张重义本科期间所学农学专业与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专业有着极强的学科交互性,同时他也认为服务社会是一种责任,“于是我就决定朝着中药资源开发利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去寻找解决如何满足我国中药产业发展中高品质药材供应问题的技术和方法。”
调研黄芩生长情况
据张重义介绍,我国中药材大约70%的品种类型是野生的,人工种植的品种仅有200多种,却占我国中药材市场需求的70%。因为驯化时间短,缺少基础研究,中药材种植大多沿袭粮食作物等大农业的种植技术,导致中药材药效下降或丧失,特别是严重的重茬问题制约了道地药材的健康发展,影响了中药材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团队选择以创新中药材种植制度为突破口,开展中药材生产中连作障碍成因的研究,为中药材有序、有效、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张重义如是说。目前,张重义团队正在坚持以“两山理论”为指导,积极推动中药材生态种植和林下经济的发展,践行“不向农田抢地,不与草虫为敌,不惧山高林密,不负山青水绿。”的中药生态农业宣言。
当被问及是什么促使其不断在中药资源领域探索前行时,张重义教授说:“我热爱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热爱在探索中不断创新。”近年来,张重义带领团队成员重点开展中药农业集约化种植条件下中药植物的胁迫响应机制及其根际生态学过程与调控技术研究,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张重义于2017年1月获得“澳门·威尼斯人2011-2016年度科技创新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引领思考助创新
“农林院校的学生只看书不行,光下地也不行。”张重义将教学立足于福建省,立足于第一线,立足于生产实际,积极施行严家显先生所倡导的研究、教学、推广“三结合”办学思想。“教学、科研、实践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深入田间地头技术指导
张重义认为教师要多下基层,到田间地头,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才会发现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在科研实践中所发现的问题是老师指导学生跳出教材、启发学生主动思考的重要材料。”张重义解释到。在课堂上,他常常将自己在基层实践中发现的科学问题分享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共鸣,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他的学生2020级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生刘陈思感激地说:“张老师的自然型教学风格让我受益匪浅。他将课本与实际相结合、逻辑清晰,让我在专业知识层面获得了深层次的领悟。”
“我们要培养‘有问题’的学生,要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张重义十分重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他认为***材、统一考试的大学时期中,教学的差异化与个性化尤其重要。张重义倡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面向生产,在生产中分析市场需求,力促学生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凝练科学问题,以此提高同学们的独立自主工作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凝练出的小问题积少成多,会发展到大问题、科学问题,最终发现产业的瓶颈问题。”张重义说。因此他严格要求研究生每个月至少下一次基地进行基本的农学操作,并主张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一定要体现对具体技术的熟练掌握。
以行为本重树人
在张重义看来,新时代教师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更需具备多元化的品质。新时代师德有着丰富的内涵,不仅要求大学教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也要求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和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他说,“新时代的大学教师应积极参加科研实践,勇于争取承担国家和地区政府的科研项目,引领新一代大学生积极投身到我们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行列”。他认为,“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实践其实就是在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
带领博士研究生深入企业调研鸡血藤林下仿野生种植情况
“张老师对待科研的严谨,做事的条理性和他沉着冷静、从容不迫的性格,让我在科研路上受益良多。”刘陈思同学深受张重义人格魅力的影响。张重义三十年如一日,往返于各实验基地,为当地农民答疑解惑,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企业和产业发展需求。张重义的学生、2019级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的博士谢卓宓在回忆广西考察时说:“张老师每天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八点,在五个不同的基地间不停地调研和指导,中途没有休息。他是真心实意地投入实际生产建设中,这一举动也深深地激励了我。”
此外,张重义重视在课堂与实践中激发学生的“三农”情怀。“截至2020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2795万公顷,仅约占国土面积的13.3%,粮食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三农’情怀事关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张重义如是说。他认为不能将“三农”情怀狭隘地理解为“种地”,而是发自内心地坚守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感,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关注和对新兴农业科学的热爱。通过把授课、研究都与农业挂钩,张重义在所有学生心中播下了“三农”情怀的种子。他说:“同学们未来的研究、创新都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农业的发展,这就是高格局的‘三农’情怀。”
谈及未来,张重义教授表示,要为我校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培养一批能够打通“最后一公里”,切实指导广大农民成功运用科研成果的年轻人,打通在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除此之外,要不断完善学科结构,为学科队伍培养精练的青年教师团队,使本校农林类专业在国家高校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这也是将来必不可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