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谢华安,植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现任我校全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专业博士点建设带头人,海峡种业创新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农业农村部闽台作物生物育种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中华农业科教奖等科技成果奖励十余项。
图为谢华安观察水稻结实情况
“眼下,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我们的粮食产量更高一点,米质更优一点,农民种田成本更低一点,腰包更鼓一点,让中国人的饭碗里装满自己生产的粮食。”谢华安院士的心里一直有一个“金色种子梦”,希望能够和新一代的青年育种团队一起在华夏大地为水稻育种,为农民有碗饭吃而努力奋斗。
爱粮之心深播种 科研启航笃民生
图为谢华安观察水稻分蘖生长状况
1941年8月16日,谢华安出生于福建龙岩的一个小山村,农民家庭出身的他从小便饱受饥饿的困扰。贫瘠的土地、落后的生产工具和产量有限的种子都是粮食种植路上的难关,而接连不断的天灾、虫害更是让粮食产量一低再低。“在那个年代,我们农民即使辛勤耕耘一年,也很难以吃上饱饭。”谢华安回忆起“半饥半饱”的童年生活时,深深感叹道。这份“饥饿”不但让谢华安自小就认识到了粮食的重要性,更激发了他要发奋考上农业学校,解决农民粮食短缺问题的决心与志向。“让大家都有一碗饭吃”的誓言也自此许下。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的水稻育种技术就有了一定的发展。自1970年起,杂交水稻的相关研究工作更是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热潮。为了能实现年少时立下的梦想与抱负,谢华安几经调转,成功于1972年9月进入了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事水稻育种工作。自此,开启了其作为水稻育种工作者为中国粮食事业奋斗的征程。
当时,我国在优质良种的选育以及粮食的优质高产方面仍面临着较多的困难。且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可供耕种的土地所产出的粮食却远远不能满足全国的需求,这也导致我们农业资源的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仅依靠进口粮食来维持民生运转,很有可能会危害国家安全。
然而,水稻的育种工作极为辛苦且漫长,新品种的筛选、培育更是一个充满未知的挑战。在初期研究阶段,谢华安日常出入最多的地方并不是实验室,而是像寻常农民一样奔忙在田间地头,日复一日地观察水稻的生长状况和虫害特征,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风吹日晒中为水稻育种事业不断躬耕。他通过利用杂交不同优势的父本和母本产生的杂种优势,着手对其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
与此同时,中国第一代杂交水稻抗病性差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多地水稻频发稻瘟病,加之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国范围内的稻田大面积减产。为进一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加快培育出一个品质高、产量大、抗病性强的品种,1972年冬,谢华安被派往海南进行水稻育种研究工作,开启了其奔走在闽、琼两地近半个世纪的“南繁生涯”。
辛勤耕耘育种业 不负人民结硕果
图为谢华安观察水稻苗期生长状态
海南因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能实现一年四季都种植水稻,这极大程度地缩短了优良稻种的选育周期。1970年,我国科学家在海南岛南红农场的沼泽地里发现了一株败育的野生稻,只开花不结果。而这一株野生稻的发现也成了中国杂交水稻发展的契机。1975年,谢华安带队在海南岛考察制种时发现第一代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在秧苗期就大面积发生急性型稻瘟病病斑。同一期间,汕优2号等多个一代水稻品种也因抗稻瘟病性差,发病严重,导致各地农民纷纷抱怨难收成。“实践证明,不抗稻瘟病的杂交水稻是没有推广前途的。”谢华安自此便明确了选育抗稻瘟病品种的目标,而为切实解决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差问题以及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谢华安设想:“我们不能单纯依靠国外,要尽快培育出具有自主产权的强恢复系。”
谢华安开始设计选育抗稻瘟病的恢复系,以培育抗稻瘟病的杂交水稻新品种。他创造性地利用山多、病虫多的三明市作为“旱病圃”,将海南收回的稻种分别试种在三明市五个稻瘟病重发县区,并通过自然诱发,不断淘汰抗性较弱的基因型的手段,筛选出抗稻瘟病能力强的材料。同时,谢华安将选育抗病亲本的技术路线从单点鉴定拓展到多点多代,即在低世代、中世代中进行病区抗瘟性筛选,等到形态和基因型基本稳定后再进行高世代抗瘟病广谱性测定。“让亲本接受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的实际考验才能选出适应性、抗性更好的基因型。”谢华安如是说道。
然育种事业并非一蹴而就,成百上千次的筛选、试验和长时间地呆在各个实验田间对谢华安来说已是常态。日夜兼程,呕心沥血并不足囊括他的日常,“从县城到育种地至少需要坐两个小时的车程,为不耽误工作进度,我和同事们天不亮便要带秧苗出发。”为了不让秧苗遭到破坏,谢华安他们不仅在白天需要防止秧苗被牛啃食,夜晚还需防止老鼠、虫蚁的入侵。因此他们只得每天带着干粮和开水下田,在夜晚谢华安和同事们打着手电,拿着竹棍,在田间一守就是一整夜,还得经受蚂蟥、蚊虫和毒蛇的困扰。
数以继日的观察与实验终让育种事业有了新的起色,到杂种第四代,谢华安尝试用配合力差的不育系688选A作为测交母本进行杂交检测,从中选育出结实率等性状表现最好的E6株系。从此,20世纪80年代,中国杂交水稻组合配制中应用范围最广、持续应用时间最长、效益最显著的恢复系——“明恢63”成功问世。
而后,谢华安团队在杂交水稻育种上又取得了新的突破,1988年,他们将“明恢63”与不育系“珍汕97A”配组选育出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63”。“汕优63”以其强大的高产量、抗瘟病、米质优和适应广的杂种优势,累计推广种植面积10亿亩,增产粮食近700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700多亿元。惠及全国各地农户之余,谢华安及其团队亦积极将“汕优63”推广种植至世界各地,被当地农民誉为“东方神稻”。
赓续传承促发展 与时偕行续创新
“育好良种必育良人”,伟大的事业不仅需要有突破,更需要有传承。“谢院士对于科研经历是刻骨铭心的,对于科研工作是精益求精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肖晏嘉分享道,从初次踏上“南繁”之路到五十余年后重返海南,谢华安仍对每一块土地种植的每一种材料记忆犹新;而作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他仍不辞辛苦地在田间奔走,与后辈分享自己的研究经验,为育种团队对优良后代的选择进行实地指导,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并且,数十年的研究生涯,谢华安深知实验数据的精确度和完整度至关重要,于是在包括每个材料的性状、生育周期等数据记录上,他对水稻所的研究人员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此外,谢华安鼓励各研究单位间互相交流、合作,同时,对于研究中发现的优良材料,他也大方分享,以期共同进步。“谢院士旺盛的研究精力和对于科学研究的严谨性与无私奉献、胸怀天下的使命感一直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努力拼搏、不断成长。”肖晏嘉坦言。
谢华安院士主讲“同上一堂大思政课”
“希望农林大学子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代农业科技发展上彰显青年学子担当。”谢华安如是说。谢华安作为我校全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每学期均会为我校学子主讲“同上一堂大思政课”,通过分享其水稻研究的宝贵经验,为农林大学子传授切身的科研智慧,进一步激励学生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2023级植物保护专业的蔡文婧分享到:“一堂课的时间无法涵盖谢院士一生致力于水稻事业的艰辛历程,但谢院士对科研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努力令我深感敬佩,希望能追随谢院士的脚步,为我国的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业50年来,谢华安始终注重培育新人、发挥青年学者的创造力,激励广大有志青年投身育种事业。他以农业学科的领军人才的身份,在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培育一流团队、打造一流平台及产出一流成果等方面矢志奋斗。
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国的农业科学家们在攻克杂交水稻难关上已砥砺奋斗长达50余年,随着各项科研技术突破及相关成果的确立,这项伟大的事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谢华安指出,未来在生物育种技术方面,利用创造变异、重组变异、选择变异、稳定变异等手段,将是培育新品种的突破方向。他规划着培育具有“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及广适性”等四性综合表现高的生物品种,以保障水稻生产的优质、高效与安全。
与此同时,谢华安还将目光聚焦于再生稻的选育上。再生稻作为一种轻简型栽培方式,具有育期短、产量高的优势,能够节约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高效增收。他坚信:“加强科技创新,做强种业芯片,高举生态农业的旗帜,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位耄耋老人用满腔的热情与布满皱纹的双手,在祖国大地耕耘出一片片金黄的希望。“我真诚地希望有更多的年轻同志能够接过我们的接力棒,书写稻田里更辉煌的篇章,做矢志不渝的奋斗者。”身为水稻育种人,谢华安始终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为国家、为人民实现“金色种子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